2018-07-26 by Jun Tai
2 液壓件安裝要求:
2.1 液壓泵/馬達安裝要求:
2.1.1 按設計圖紙的規定和要求進行安裝;
2.1.2 液壓泵軸與傳動機構軸旋轉方向必須是泵要求的方向;
2.1.3 泵軸與傳動機構的同軸度應在0.1mm以內,傾斜角不得大于1°。安裝連軸節時,最好不要敲打,以免損壞液壓泵轉子等零件,安裝要正確、牢固。
2.1.4 緊固液壓泵、傳動機構的地腳螺釘時,螺釘受力應均勻并牢固可靠。
2.1.5 用手轉動聯軸節時,應感覺到液壓泵傳動輕松、無卡住或異常現象,然后才可以配管。
2.2 液壓缸安裝要求:
2.2.1 按設計圖紙的規定和要求進行安裝;
2.2.2 液壓缸活塞桿帶動移動機構移動時要達到靈活輕便,在整個行程中任何局部均無卡滯現象;
2.2.3 安裝前要嚴格檢查液壓缸本身的裝配質量,確認液壓缸裝配質量合格后,才能安置在設備上。
2.3 液壓閥安裝要求:
閥類元件的安裝形式有管式、板式、疊加式和插裝式。形式不同,安裝的方法和要求也有所不同,其共性要求如下:
2.3.1 安裝時要檢查各種液壓閥測試情況的記錄,以及是否有異常。
2.3.2 檢查板式閥結合面的平直度和安裝密封件溝槽加工尺寸和質量,若有缺陷應修復或更換。
2.3.3 按設計圖紙的規定和要求進行安裝。
2.3.4 安裝閥時要注意進、出、回、控、泄等油口的位置,嚴禁裝錯。換向閥以水平安裝較好。
2.3.5 安裝時要注意質量,對密封件質量要精心檢查,不要裝錯,避免在安裝時損壞;緊固螺釘擰緊時受力要均勻,對高壓元件要注意螺釘的材質和加工質量,不合要求的螺釘不準使用。
2.3.6 安裝時要注意清潔,不準帶著手套進行安裝,不準用纖維制品擦拭安裝結合面(安裝板平面和閥板平面),防止纖維類臟物侵入閥內。
2.3.7 閥安裝完畢后要檢查下列項目:
2.3.8 用手推動換向閥滑閥,要達到復位靈活、正確、到位;
2.3.9 調壓閥的調節螺釘應處于放松狀態;
2.3.10 調速閥的調節手輪應處于節流口較小開口狀態;
2.3.11 使換向閥閥芯的位置處于原理圖上所示的位置狀態;
2.3.12 檢查應該堵住的油孔(如不采用遠程控制時溢流閥的遙控口)是否堵上,該接油管的油口是否都接上,并確保油管與油口聯結緊固可靠。
3 液壓系統的清洗:
3.1 清洗要求:
3.1.1 首先應將環境和場地清掃干凈;
3.1.2 清洗液要選用低粘度的專用清洗油(或用38°C時粘度為20cst的透平油),并且有溶解橡膠能力,有可能時,可把清洗油加熱到50-80°C;
3.1.3 沖洗前過濾器的工作濾芯應換上沖洗濾芯,沖洗合格后換上工作濾芯;
3.1.4 沖洗前油缸或液壓馬達與管道斷開,用軟管將進油管道和回油管道連通,沖洗合格后將油缸或液壓馬達與管道連通;
3.1.5 皮囊蓄力器可充入氮氣等;
3.1.6 按設備使用說明書上規定的油品牌號加油,加油必須過濾,注意清潔;
3.1.7 清洗后,必須將清洗油盡可能排凈,防止使清洗油混入新油中,引起液壓油變質,影響油的使用壽命;
3.1.8 清洗后,要清洗油箱內部,經檢查符合要求后,將臨時增設的清洗回路拆掉,并把管路恢復到設計規定的系統。在拆裝時要注意清潔,并將有關元件、管件安裝、連接牢固可靠。
3.2 沖洗檢驗:
液壓傳動系統用顆粒計數法時不低于G級;用目測法時,在連續過濾1h后的濾油器濾芯上檢查,應無肉眼可見的污染物。
表五和表六分別為管道沖洗污染度等級對應的區間號和各區間號所表示的每100ml油中含有固體污染物的顆粒數。
系統的壓力試驗應在管道沖洗合格,安裝完畢組成系統,并經過空運轉后進行。注: K=103 M=106
4 液壓系統壓力試驗,調試和試運轉
4.1 壓力試驗
4.1.1 空運轉
4.1.1.1 空運轉應使用系統規定的工作介質,工作介質加入油箱時,應經過過濾,過濾精度應不低于系統設計規定的過濾精度;
4.1.1.2 空運轉前,將液壓泵油口及泄漏油口(如有)的油管拆下,按照旋轉方向向泵進油口灌油,用手轉動聯軸節,直至泵的出油口出油不帶氣泡時為止。接上泵油口管,如有可能可向進油管灌油。此外,還要向液壓馬達和有泄油口的泵,通過漏油口向殼體中灌滿油;
4.1.1.3 空運轉時,系統中的伺服閥、比例閥、液壓缸和液壓馬達,應用短路過渡板從循環回路中隔離出來,蓄能器、壓力傳感器和壓力繼電器均應拆開接頭而代以螺堵,使這些元件脫離循環回路;
4.1.1.4 空運轉時,必須擰松溢流閥的調節螺桿,使其控制壓力處于能維持油液循環時克服管道阻力的最低值,系統中如有節流閥,減壓閥,則應將其調整到最大開度; 接通電源,點動液壓泵電動機,檢查電源是否接錯,然后連續點動電動機,延長啟動過程,如在起動過程中壓力急劇上升,須檢查溢流閥失靈原因,排除后繼續點動電動機直至正常運轉;
4.1.1.5 空運轉時密切注視過濾器前后壓差變化,若壓差增大則應隨時更換或沖洗濾芯;
4.1.1.6 空運轉的油溫應在正常工作油溫范圍之內;
4.1.1.7 空運轉的油液污染度檢查標準與管道沖洗檢驗標準相同。
4.1.2 壓力試驗:
系統在空運轉合格后進行壓力試驗,并應遵守上述空運轉中的具體規定8.1.1、8.1.2、8.1.3項。
4.1.2.1 系統的試驗壓力:對于工作壓力低于16Mpa的系統,試驗壓力為工作壓力的1.5倍;對于工作壓力高于16Mpa的系統,試驗壓力為工作壓力的1.25倍;
4.1.2.2 試驗壓力應逐級升高,每升高一級宜穩壓2-3min,達到試驗壓力后,持壓10min,然后降至工作壓力,進行全面檢查,以系統所有焊縫和連接口無漏油,管道無永久變形為合格;
4.1.2.3 壓力試驗時,如有故障需要處理,必須先卸壓;如有焊縫需要重焊,必須將該管卸下,并在除凈油液后方可焊接;
4.1.2.4 壓力試驗期間,不得捶擊管道,且在試驗區域的5m范圍內不得同時進行明火作業;
4.1.2.5 試驗完畢后填寫《系統壓力試驗記錄》。
4.1.3 調試與試運轉:
系統調試一般應按液壓泵調試,系統調試(包括壓力和流量即執行機構速度調試)順序進行,各種調試項目,均由部分到系統整體逐項進行。
4.1.3.1 液壓泵調試:
先空轉10-20min,再逐漸分檔升壓(每檔3-5Mpa。每檔時間10min)到溢流閥調節值。
1) 蓄能器:
A. 氣囊式、活塞式和氣液直接接觸式蓄能器應按設計規定的氣體介質和預充壓力充氣;
B. 氣囊式蓄能器必須在充油(最好在安裝)之前充氣,充氣應緩慢。充氣后必須檢查氣閥是否漏氣;
C. 氣液直接接觸式和活塞式蓄能器應在充油之后,并在其液位監控裝置調試完畢后充氣。
2) 油箱附件:
A. 油箱的液位開關必須按設計高度定位。當液位變動超過規定高度時,應能立即發出報警信號并實現規定的連鎖動作;
B. 調試油溫監控裝置前應先檢查油箱上的溫度表是否完好;油溫監控裝置調試后應使油箱的油溫控制在規定的范圍內。當油溫超過規定范圍時,應發出報警信號。
C. 液壓泵調試應在工作壓力下運轉2小時后進行。要求泵殼溫升不超過10°C,泵軸頸及泵體各結合面應無漏油及異常的噪聲和振動;如為變量泵,則調節裝置應靈活可靠。
4.1.3.2 系統調試:
1) 壓力調試
系統的壓力調試應從壓力調定值最高的全溢流閥開始,逐次調整每個分支回路的各種壓力閥,壓力調定后,須將調整螺桿鎖緊。
壓力調定值及以壓力連鎖的動作和信號應與設計相符。
2) 流量調試(執行機構調速)
A. 液壓馬達的轉速調試
液壓馬達再投入運轉前,空載狀態先點動,再從低速到高速逐步調試,并空載排氣,然后反向運轉,同時應檢查殼體溫升和噪聲是否正常。
待空載運轉正常后,再次起動液壓馬達并從低速至高速府在運轉。如出現低速爬行現象,殼檢查工作機構的潤滑是否充分,系統排氣是否徹底,或有無其他機械干擾。
B. 液壓缸的速度調試:
a. 液壓缸的速度調試與液壓馬達的速度調試方法相似。對帶緩沖調節裝置的液壓缸,在調速過程中應同時調整緩沖裝置,直至滿足該缸所帶機構的平穩性要求。如液壓缸系統內緩沖且為不可調型,則須將該液壓缸拆下,在試驗臺上調試處理合格后再裝機調試。
b. 雙缸同步回路在調速時,應先將兩缸調整到相同的起步位置,再進行速度調整。
系統的速度調試應逐個回路(系只帶動和控制一個機械機構的液壓系統)進行,在調試一個回路時,其余回路應處于關閉(不通油)狀態;單個回路開始調試時,電磁換向閥宜用手動操縱。
在系統調試過程中所有元件和管道無漏油和異常振動;所有連鎖裝置準確、靈活、可靠。
速度調試完畢,再檢查液壓缸和液壓馬達的工作情況。要求在起動、換向及停止時平穩,在規定低速下運行時,不得爬行,運行速度符合設計要求。
速度調試應在正常工作壓力和工作油溫下進行。
4.1.3.3 調壓方法與注意事項:
1) 熟悉液壓系統及其技術性能:
A. 調壓前對液壓系統中所用的各調壓元件及整個系統必須有充分的了解。同時要了解被調試設備的加工對象或工作特性;了解設備結構及其加工精度和使用范圍,并了解機械、電氣、液壓的相互關系。
B. 根據液壓系統圖認真分析所用元件的結構,作用,性能和調壓范圍,以及搞清楚每個液壓元件在設備上的實際位置。
2) 調壓方法:
A. 調壓前,先把需要調節的調壓閥的調節螺釘放松(其壓力值能推動執行機構就可)。同時要調整好執行機構的極限位置(停止擋鐵位置);
B. 把執行機構移動到終點或停止在擋鐵限位處,或利用有關液壓元件切斷液流通道,使系統建立壓力。
C. 按設計要求的工作壓力或按實際工作對象所需的壓力(不能超過設計規定的工作壓力)進行調節,以便降低動能消耗和避免溫升過高,以及油溫過高而引起的漏油。
D. 調壓時,要逐漸升壓,直到所需壓力值為止,并將調節螺釘的背帽緊固牢靠,以免松動。
3) 調壓時注意事項:
A. 不準在執行元件(液壓缸,液壓馬達)運動狀態下調節系統工作壓力。
B. 調壓前先檢查壓力表是否有異常現象,若有異常,待壓力表更換后,再調節壓力。
C. 無壓力表的系統,不準調壓,需要調壓時,應裝上壓力表后再調壓。
D. 調壓大小應按使用說明書規定的壓力值或按實際使用要求(但不準大于規定壓力值)的壓力值調節,防止調節過高,使油溫升高等事故發生。
E. 壓力調節后應將調節螺釘鎖住,防止松動。